您的位置:主页 > 说说大全 > 其他说说 > 营有多少人_ 人大汉青春令营

营有多少人_ 人大汉青春令营

栏目: 其他说说 来源: www.jsqq.net 时间: 2022-09-08 00:00

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很多村庄叫做屯、营,例如王屯、李官屯、张家营等等,几乎遍布各地。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屯、营,这与古代的屯田有关。

屯田又被称为营田,是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的一种农业生产形式。屯田出现很早,汉武帝在击败匈奴后 ,就曾在在黄河河套以至河西张掖、酒泉一带屯田,有戍卒60万人,规模很大。当时屯田,主要是解决军队的粮食和给养问题,因为当时运输能力低下,屯田可以就近解决边疆军队的粮草问题。后来,曹魏、唐、宋、明都进行过屯田。

诸葛亮也曾经实行军屯

屯田有军屯与民屯之分,即使是民屯也大多采用军事编制。而现在北方之所以屯、营很多,是明初那次“大槐树移民”活动留下的历史烙印。

明朝初期,由于长年的战争(包括靖难之役),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地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甚至出现了千里无人烟的惨状。为开垦荒田,恢复生产,明朝开始强制移民。当时,就北方来说,山西受战争破坏较小,四境安宁,而且多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汾河沿岸广大地区,地沃水足,人烟尤为稠密。于是,明洪武、永乐年间,政府便大量从山西南部迁民。山西移民主要来源于太原、平阳二府和潞、泽、辽、沁、汾五州,即今天的太原、临汾、晋城、长治等地。而当时位于交通要道的洪洞县就成了重要的移民集散中心之一。

当时的官府在洪洞县城北的广济寺设局住员,负责给集中起来的移民编号发放“凭照川资”,强制移民迁往冀、鲁、豫、皖各地。大量移民到达迁居地后,在当地官员的监督下,以屯、营为基本单位定居下来。为了防止移民在迁入地聚族而居,形成新的家族势力,影响社会稳定,明朝的移民条律还规定,凡同宗同姓者不能同迁一地。

某地刘官屯村

移民迁入后,多以姓氏为村庄、屯名,也有以故土的县名为名的,有的以负责管理屯田的官员的姓氏为名,如丁官屯、随官屯、李营、屯留营、长子营、霍州营等。这些多是政府组织的官屯或民屯,当然也有军屯,小编所在的县就有个村子直接就叫“军屯”。

为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政府向他们免费提供农具、种子和耕牛,减免赋税,耕地由政府根据人丁的数量统一划拨,有的给50亩、有的给80亩,许多地方甚至规定“任其开垦,亩数无定额”。并且规定这些土地均归开荒者为永久产业。

明初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过程,对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不过当时很多人也因此背井离乡,骨肉分离。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人虽然知道自己是移民,但已经不知道祖上是从哪里迁来的了,连老家也无法寻找。按说才过了几百年,老家的名称应该被一代代传下来,能够被记住,但据小编的观察,绝大多数移民后代对自己家是从哪来的已经完全不知道了,连上几辈人都不知道,只知道洪洞大槐树。或许当时政府害怕移民逃回家乡,曾经强制移民不能将自己老家告诉子孙后代吧?现在,我们只能将洪洞大槐树作为自己的"故乡"了: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

各位读者,我们当中有多少人的老家村庄叫做屯或营呢?

文章来源:http://www.toutiao.com/a6370852025931923969/

下一篇:没有了

皮肤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