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说说大全 > 其他说说 > 定海湾,连江火车站到定海湾

定海湾,连江火车站到定海湾

栏目: 其他说说 来源: www.jsqq.net 时间: 2022-08-19 00:00

太海网11月25日电(海峡导报 福州记者 林勤)“考古只是对历史物件的挖掘和认知,属于人们知识体系的碎片化内容。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是融入当地文化基因,在当前海洋文化建设和海洋强国建设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这不仅需要众多学者的努力,也需要地方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信心。要明白,更需要公众心中有一片海洋。” 25日,来到福州廉江参加研讨会的福建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文静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8海上丝绸之路·定海行”系列活动在福建连江举行

23日至26日,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定海湾古沉船考古发掘30周年,“2018海丝寻踪·定海行”系列活动隆重举行在福州廉江举行。海思研究领域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定海湾是著名的连江“三湾”之一。由于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这片135平方公里的海域留下了许多沉船和水下文物。 30年前的1988年9月,张伟等人来到廉江定海考察,开始了水下考古的筹备工作,也拉开了定海湾古沉船考古发掘的序幕。

随后,在澳大利亚专家的帮助下,中国第一个水下考古队成立。两国学者共同挖掘定海湾白礁一号沉船遗址,取得丰硕成果。由此,定海湾成为中国最早的两期水下考古训练场。

张伟称定海为“中国水下考古的摇篮”。他曾评论说,定海湾沉船考古的丰收不仅在于学术,更在于科学发展史。 “为我国东南沿海古代海洋经济社会史研究、中外海上交通史研究提供了一套重要的物理资料。”

30年过去了,我的记忆犹新。 25日,在研讨会上,张伟对定海湾充满期待:“30年前对定海湾古沉船遗址的发掘,是中国水下考古史上的多项第一,具有里程碑意义,定海湾对于推动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参与世界遗产联合申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8海上丝绸之路·定海行”系列活动在福建连江举行

人民日报海外版资深主编齐鑫是第一位报道定海考古的记者。此次来福州,他还特地带来了1990年出版的《探海》三期系列报道。1990年5月24日、1990年5月25日、1990年5月26日。齐鑫告诉记者,他还打算再写一篇报道,以定海为源头,描述一代水下考古工作者历经艰辛,挖掘文化,缅怀先人,“希望这次定海之行能成为一场文化盛会,然后成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资源。”

定海湾培养了全国水下考古领域的领军人物,包括原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主任杨琳。他说,在目前申请世界遗产的背景下,定海有古城、琉球墓地、白蛟沉船遗址、海潮寺、福豆寺、郑和下西洋拜天等海上丝绸。遗址,下一步是更加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定海应该在世界文化遗产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福建省博物馆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李嘉楠表示,在定海湾地区发现和打捞的古沉船中,主要文物以出口陶瓷为主,其中大部分在宋元时期,这表明在中国古代宋元时期,当航海业和海外交通从繁荣走向鼎盛时期,福州仍然是亚洲沿海国家乘船航行的重要港口。李嘉楠建议,以陶瓷为载体,在海上丝绸之路上进一步深挖福州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和修复海上丝绸文物,合理利用海上丝绸文物,打造充满魅力的福州海上丝绸明珠。

福建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文景在谈及连江定海湾考古成果的意义时认为,考古只是对历史物件的挖掘和认知,属于碎片化的内容。人们的知识体系,更关键的是在当前海洋文化建设和海洋强国建设中,回顾前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融合本土文化基因,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这不仅需要众多学者的努力,更需要地方领导的充分关注和理解,更需要人们心中有一片海洋。”

此外,即日起至明年5月31日定海湾,连江县博物馆还将举办“乘风而至定海湾——海难文物展”。连江县博物馆藏品1000余件,此次展出的有110件珍品。这些文物集中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包括宋代的铲形石砚、元代的青铜器、南宋的青釉壶,还有明代的长肚小口瓶。

“2018海上丝绸之路·定海行”系列活动在福建连江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展出的明代郑成功铜枪(长约79.4厘米,重13.5公斤)为国家二级文物,也是县博物馆的一部分。镇馆之宝。青铜炮上刻有“郭兴福”三个大字,是郑成功的海军舰艇使用的小火炮。据了解,明朝皇帝赐给郑成功的姓朱,所以郑成功以“国姓”为象征,如“国姓府邸”、“国姓船”等。

本次活动由中共连江县委、连江县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省海洋文化中心指导,福州晚报、连江县办、连江县科技、人民政府承办的连江县小城镇文体局。

皮肤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