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说说大全 > 其他说说 >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国书院史上最古老的书院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国书院史上最古老的书院

栏目: 其他说说 来源: www.jsqq.net 时间: 2022-08-18 00:00

四大书院分别是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和嵩阳书院。

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又名应天府书院、绥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绥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

五朝后晋时期,宋州禹城儒家杨贵在导军赵志将军的帮助下,集结一群人讲学,创办了绥阳学派。杨奇死后,其弟子齐同文继承师业,继续办学,书院得以发展。北宋建国初期,急需人才,实行开院招学者的做法。当时绥阳书院的学生参加科举考试,有五十、六十人之多。天下人,有木齐、同文之名的学者,千里迢迢到松州求学者,有“ 远近的书生归来”。后世皆大欢喜”范仲淹。绥阳书院逐渐形成学术文化交流教育中心,但在齐同文去世后,学校一度停办。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城县(今河南商丘绥阳区)富豪曹丞,出资300万金在齐同文的旧学堂,建房150间,聚集了100余人。 1,500 本书。次年,聘齐同文之孙齐顺斌为总书院,曹诚为助教,成立书院。随着严书、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书院逐渐发展成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聚学如海,我将吞下九条河流,我将尊重数百个山谷;言若成锋,我定云上,斩良玉。”这是范仲淹执掌应天书院时所写的《南京书院题记》。应天书院的学风和气势。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2月24日,宋真宗正式授衔“应天府书院”,开启了郡县学业的发展。庆历三年(1043年)十二月,昭慈应天府书院升格为南京国子监。应天书院成为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应天书院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人才济济,位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北宋初期,书院大多位于山林胜地,但应天书院地处繁华繁华的城市,人才辈出。《宋史》记载:“宋代行学,始于商丘”。“世界秩序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宋星,天下诸郡,皆学此。” 元朝时,赵梦露甚至在《易学志》中说:“宋初,天下有四大书院,应天书院为首。”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南岳七十二峰最后一峰岳麓山脚下。五朝时,智轩等二僧在岳麓盖房办学,形成书院雏形。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知府朱东继承扩建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主周石,赐给他“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宋代之交,岳麓书院遭战火洗劫。干道元年(1165年),湖南绥靖使者刘恭重建岳麓书院。他还聘请了著名哲学学者张氏的主教岳麓,进一步巩固了岳麓书院在南宋时期的教育和学术地位;甘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拜见张氏,开院讲学。由此,形成了以“朱章之”为正宗学术传统的正宗学术传统。元朝承宋朝,书院不断发展,规章制度越来越完善。1275年,元兵攻破长沙,岳麓书院被焚毁。

元朝统治者统一全国后,大力推动书院的恢复和发展。潭州院士刘必达主持重建岳麓书院。荒废了十多年的岳麓书院开始复苏。延佑元年(1314年),刘安仁再次主持大修。元末至十八年(1368年),岳麓书院毁于战火。宣德七年(1432年),民间募资推动岳麓书院最早恢复。成化五年(1469年),长沙知府钱鹏再次恢复书院,但很快被废止。弘治七年(1494年),长沙府判陈刚,最终恢复岳麓书院旧貌。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率军攻打长沙,与明朝官员激战。学院在混战中被摧毁。

康熙七年(1668年),巡抚周兆南下令重建岳麓书院,基本恢复了原有规模。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攻占长沙。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刺史丁司空重修岳麓,修造数百亩火田,疏章两章,请求御书匾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春,康熙御书《雪大行天》匾额。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帝将御书《道南正脉》赠予岳麓,岳麓书院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再次得到肯定。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起义攻打长沙,岳麓书院战败。历史上被称为“半毁书院”,后由院长丁善清带领学生捐款,先后修葺。同治七年(1868年),巡抚刘昆主持大修。清末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校,后先后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科学校。同治七年(1868年),巡抚刘昆主持大修。清末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校,后先后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科学校。同治七年(1868年),巡抚刘昆主持大修。清末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校,后先后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科学校。

皮肤推荐